2019-01-04
2018年12月28日中午12点,应我院邀请,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振明在求是楼四层报告厅发表了题为“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与重构”的精彩学术演讲。本次演讲为求是学术讲座第100期,由我院院长杨开峰教授主持。来自院内外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陈振明教授系统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演化逻辑、分析了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科学基础与未来转型等问题,与同学们互动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思想。
1.公共管理学的演化逻辑:学科科学化的大讨论
陈振明教授从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入手,梳理了公共行政学的早期发展。以怀特、威洛比等人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只是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及原理,并非真正意义的科学理论。随后,陈振明教授提出,“二战”以来对传统行政学的反思引发了学科科学化的大讨论,以著名的“西沃之争”为例,“公共管理学科是实证行为科学还是民主行政理论?”这一争论贯穿于公共行政学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
如今,随着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展开,特别是数据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学科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再次凸显。
2.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新时代学科发展的目标取向
陈振明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知识增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迅速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但也存在着学科边界不清晰、知识体系不完整、理论创新不足等问题,其中有些是该学科在其他国家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基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现实需求,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亟待转型与重构,特别是需要强化科学理论基础,并突出本土化研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未来发展的目标。
3.公共管理学的科学基础: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学科整合趋势
陈振明教授提出,一方面,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基于大数据的人类行为计算科学正在兴起,有助于把数学算法用以预测事件。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呈现从分化到整合的轨迹,跨学科、交叉学科与综合性研究不断涌现,人类逐步进入后学科时代。
4.公共管理学的未来转型:科学导向与行为行政学的兴起
陈振明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领域,学科转型需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从当代科技发展以及各种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中汲取营养。一方面,公共管理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既是实证的,也是规范的;既是基础研究也是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公共管理需要关注科学发展前沿,尤其是数据科学、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等,强化自身的科学基础。再者,行为行政学基于心理学和实验方法,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新兴领域。
在演讲结束后,陈振明教授回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杨开峰院长对陈振明教授的演讲进行总结,并向陈振明教授颁发了求是学术讲座证书。
供稿:李娉